1、信用管理师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1)从2014年10月在北京召开首届高等院校信用学科建设研讨会上获悉。我国当前开设有信用专业的高校仅24家,大多为近几年设置,且多为在经济或金融学院下设的信用专业,培养也仅以专科、本科教育为主,而设有专门信用学院和信用专业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屈指可数,每年培养的信用人才仅数百名。然而从人才需求来看,要完善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按照我国当前333个地级市、2862个县的设置,每个行政单位配备两至三名信用专业人士,至少需要数万名人才;评级与征信企业对这方面人才需求更大,当前我国从事信用行业的专业人才仅3000人左右。
(2)据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管理部的专家估计, 仅外贸方面,因信用管理缺失,我国企业有高达1000亿美元的海外应收账款逾期没有收回,而且每年还会新增150亿美元左右。企业引入信用管理功能,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引进信用管理人才成为必然的选择。目前,一些知名的大型企业纷纷成立信用风险管理部门。随着我国社会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及信用管理服务业的发展,一支全新的信用管理专业技术队伍正在产生并迅速成长,在今后5年内中国至少需要上万名信用管理经理,数百万信用管理专业人员。信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缺口巨大,高端人才尤其匮乏,持有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人才前景广阔。
2、我国庞大的企业基数为信用管理师职业提供了很好的远景
竞争日益激烈的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降低经营风险的迫切需求,使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作用日益显现。我国庞大的企业基数,为信用管理人才就业提供了充分的岗位。截至2014年10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748.24万户,其中建立了企业信用制度的还很少。根据美国的经验看,当信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信用管理从业人员队伍也会快速发展。目前,全国信用管理从业人员10万人左右,现有企业信用管理人员基本上为从相近专业走上信用管理岗位。信用管理师培训工作将使这支队伍系统地掌握信用管理师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专家预测,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将有上百万人走上信用管理岗位,社会各界对信用管理从业人员的需求十分巨大。
3、信用政策的颁布实施,必将催生更多的信用人才需求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粤府【2014】45号):倡导企业建立专门信用管理机构和岗位,配备专职信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以客户资信管理、债权保障、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增强防范与控制信用风险的能力。到2015年,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到2020年,在各类大中型企业建立较为完善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
4、信用管理师职业再次扬帆启航
2020年7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联合印发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工作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中就培函[2020]24号)。这是自2014年国家建立和施行国家职业目录清单制以来,最新推出的一批的国家职业,其中包括新设立的国家职业和重新恢复的已有国家职业。信用管理师职业赫然列于文件中,组别分类为“社会需要职业”。为此,国家职业技能专家委员会信用管理师专业委员会主任、信用学术委员会主任林钧跃特别撰写《信用管理师职业再次扬帆启航》一文,对信用管理师职业推动及职业前景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综合上述,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方面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会日益迫切。可以预计,今后无论什么人、从事什么行业,其信用将记录在案,并对其工作、生活和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为企业出海提供国际信控保障和世界各国法庭信息服务逐渐成为信用经理人的工作任务。信用行业的专门人才将在未来5年呈现全面的爆发式增长需求,信用管理师逐渐被各界重视,并日渐受宠,成为紧俏“金领”职业,具有广阔的职业前景。信用管理师的职业必将是个潜力无限的朝阳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