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为历史而鸣,钟声为和平而响。
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拒绝遗忘、铭记苦难的铮铮誓言,也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郑重宣言。
92年前的今日,山河变色,国土沦丧,中华民族的苦难时刻刻骨铭心。
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许,日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此爆发。
惊天巨变,国难降临。
当时的国民政府竟严令“不抵抗”,七八百人的日军打得北大营7000多名官兵丢盔弃甲,几个小时就占领了北大营、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沈阳城。

“我们突然被一声爆炸声惊醒,随后日本人就打来了。”东北军独立第七旅士兵陈广忠生前无数次讲起这段往事,有时喝了酒,就忍不住流泪,“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平时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被日本人追着打,用刺刀捅,满地都是血,上级还让我们不得还击……”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亡国奴的悲惨遭遇,喊出了东北人民抗日救国的强烈心声。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这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杨靖宇在同日寇作战最后弹尽粮绝剩下一人时,面对他人的劝降,他如此掷地有声地回答。
这句话至今在天地间回响,它让人触到了信仰的力量。

杨靖宇将军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在1939年秋冬季东南满反日伪军“讨伐”作战中,杨靖宇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
他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
是所有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牺牲,赶走了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但这胜利之中有多少苦,有多少泪,有多少痛,都深深埋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永远不能忘怀。
92年过去了,烽火硝烟已不在,但我们回首牢记来时路——“铭记历史,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