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规划  品牌培育  品牌交流  品牌推广 


品牌营销  品牌升级  品牌拓展

佛山市企业品牌促进会欢迎您!
李宁:涅槃重生 再次出发

说起李宁大家一定都有所了解,李宁由“体操王子”李宁先生以本名于1990年创立,其本人在中国是一个时代的代名词,是中国体操界的传奇人物,在上个世纪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一段永垂不朽的神话——在李宁的运动生涯中,先后摘取十四项世界冠军桂冠,总共赢得一百多枚金牌。
作为国货的骄傲,李宁已经成为港股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消费类标的,但回顾公司的发展历程发现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1988年,“体操王子”李宁宣布退役,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体育生涯,两年之后,李宁在广东三水创立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开启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初期主要从事“李宁牌”运动服装的生产与销售,没多久,“李宁牌”运动服被选为第十一届亚运会圣火传递指定服装,“李宁牌”因此迅速火遍全国,“李宁牌”的起点很高,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李宁标签的强大商业价值。
因为对于一家运动服装品牌公司来说,创始人的独特背景本身就决定了李宁品牌是公司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这也使得李宁公司成为国内最具品牌辨识度和鲜明度的运动服饰品牌。


然而发展总是在进行中的,难有一成不变的一帆风顺。


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李宁公司的营业收入再创新高至66.9亿元,同比增长 53.83%。但是应收账款账龄结构中,0-30天的数额仅增加 1.1%,而 31-60 天、61-90天的数额增长超过100%,91-180天的数额增长超过80%。
换句话说,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并没有及时转化成现金流量,而是变成了长账龄高风险的应收账款,新开门店越来越多,然而经销商的现金回笼受阻,隐患就此埋下。

同时,金融危机的余震不断影响行业宏观环境,消费者信心不足使运动品牌行业发展雪上加霜。


由于对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的误判,李宁公司开启了充满争议的一系列改革方案。


2010年公司在时任 CEO 张志勇的主导下正式启动“品牌重塑”计划,并且更换了Logo,提出“90后”李宁,追求品牌年轻化,希望吸引更多90后的消费人群,初衷是好的,但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目标"90 后"人群对焕新的李宁品牌并未完全接纳,但是原主流的购买群体(例如70后)面对公司大量的“90后李宁”的宣传语,感觉自身被李宁品牌抛弃,品牌定位高端的同时提高了售价,极大地挫伤了原本忠实的核心消费群体。
而2012年,管理层的巨震更是雪上加霜。当时引进了大量外部高管,意图提高决策效率,改善执行力。但这也使得公司内部管理层发生巨大震荡,熟悉李宁文化、李宁经销商体系的管理者也不断离开,导致公司中层和基层的执行力进一步恶化,上层战略的部署无法真正落实到终端的销售层面。
最终还是创始人李宁的回归,为公司注入新动力——2014年底,董事会正式委任执行主席李宁兼任代理行政总裁,重新回归公司一线。2015年7月,李宁公司宣布战略方向将由体育装备提供商向“互联网+运动生活体验”提供商转变。2015年公司成立25周年纪念日,李宁重启口号“一切皆有可能”。

此次李宁的回归更是让公司的专注力回归到创作本身,不断创新设计,创新材料,革新想法——终于在沉淀三年后,2018年李宁以“悟道”为主题,带着自己生产的鞋服产品出现在了纽约时装周2018秋冬秀场,作为第一个登陆国际秀场的中国运动品牌,李宁的第一次亮相便惊艳了全场。


由此,李宁重新走上了上坡路。


经年的挫折或许就是对品牌的锤炼,长期对原创设计的坚持和沉淀,最终会成为品牌上升的力量,这一点值得所有中国品牌共勉。